对突出环境问题下猛药,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大力开展保护修复
依山傍水,江风习习,生产岸线变为生活岸线,公园绿地替代码头船厂,物流基地变身生态绿岛……从之前的“重化围江”到如今的一江清水、两岸葱绿,400多公里的长江江苏段经历了怎样的嬗变?背后又有着怎样的付出?
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清醒认识到“长江病了,且病得不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狠抓长江环境治理。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明确提出要对“突出环境问题下猛药”,“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围绕修复长江生态岸线,江苏重拳出击,打造最美“长江岸线”。
零容忍下猛药,重塑长江“高颜值”
秋高气爽,镇江豚类保护区内的江滩湿地野趣盎然,成片的水鸟在天空翱翔,在水面留下淡淡的剪影,大自然的美丽在这里尽显。
去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中披露:镇江市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被非法侵占7000多亩,违规建设大江风云影视实景园,并违规开垦农业种植和渔业养殖,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记者日前来到保护区,这里俨然已经成为一片“无人区”,经过大半年时间的整改,目前保护区内所有违法违规问题已彻底整改清理到位。7000 多亩江滩湿地全部停止并退出农业生产、水产养殖活动,“大江风云”项目全部拆除到位。水生植物繁茂,不时有鸟儿掠过水面,完全找不到丝毫人工建筑的痕迹。
“这里都是自然修复的,就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我们也惊叹大自然的力量是如此神奇!”镇江市文旅集团董事长陈兵表示,现在保护区禁止进入,减少人类活动对其干扰,在完成所有建筑物和设施拆除痕迹清理和建筑垃圾、漂浮垃圾等的清运后,经过人工覆土、生态自然恢复等修复措施,保护区已完全回归当初的原生态状态,植被覆盖率明显增加,鸟类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据悉,为保护好江豚,2018年10月,镇江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江苏镇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意见》,同时配套完善监测站、巡护艇、无人机、高清监控等保护区管理设施,优化移动监管平台,提高现场定位核实能力,建立水陆空立体监测网络。
数据显示,今年1-9月,镇江长江干流水质达到Ⅱ类,主要入江支流、京杭运河干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以上,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分别达到87.5%、85%,超过年度目标12.5和20个百分点。
镇江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王玉华介绍,目前相关部门正持续开展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本底和生物多样性调查,加强保护区内长江江豚等生物资源监测和水域生态监控。通过开展增殖放流、修复水生植被、建设人工鱼巢、生态浮岛等生态修复措施和禁渔期执法管理,保护区内渔业资源逐渐稳定,水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岸线还给母亲河,湿地重现碧波荡漾
摇曳的芦苇荡、菖蒲丛,滚滚的长江水,白鹭、山雀从水边飞起在蔚蓝的天空盘旋……记者日前在江阴长江窑港口生态湿地保护区江滩边看到,蓝天白云,风景如画,1400 多亩天然湿地让大雁、白鹭飞来安家,成群的鱼类结伴至此,成为长江岸边独特的湿地景观。
窑港口生态湿地是江阴 35 公里长江岸线中唯一的 10 公里天然滩涂,也是无锡、常州、江阴三地人民的水源地之一。
据附近村子的老人回忆,这成片的芦苇荡至少有上百年历史,在他们小时候,还要再往长江中心江面延伸近百米。但由于湍急的江流经年累月冲刷,再加上人为对江岸资源的过度开发,芦滩的面积逐年减少。后来,当地政府建起石坝,年年加固,有了石坝保护,原本冲击江岸的湍流变得温柔,才勉强保留下了这样一片江滩芦荡。
2018 年以前,窑港口周围的自然村的污水排放、畜禽养殖、工业企业雨污混流,让这片区域的环境不美了。2018 年以来,利港街道铁腕治污,完成了工业企业雨污分流 373 家,实施 80 个农村自然村生活污染治理,关停畜禽养殖 328 户,全街道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在此基础上,还关停了冯保林养鱼场、郭林宝修船厂、孙广林养鸡场、陈纪明化工作坊等 98 户大小企业,还千亩芦荡、一江碧水。
“今年,我们利用现有的生态湿地改造了砾石岛、草木滩涂和乔灌木滩岛,建设了 300 亩的岛类栖息地,作为乡土留鸟的生活栖息地和迁徙候鸟的经停驿站。”江阴市利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凌建华告诉记者。
据悉,为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2018 年,江阴市制定了《江阴市加强长江大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并以 “三进三退 ” 的生动实践,贡献 “ 江阴力量 ”。
“2016 年以来,江阴主动调整港口功能,将江苏省政府批复的 23.4 公里港口岸线主动压缩到 17.48 公里,仅占长江江阴段 35 公里黄金岸线的 50%。”江阴市发改委副主任项勇介绍,依托城区 8 公里长江岸线,先后完成中国最大民营造船企业——扬子江船厂和运营近半个世纪的黄田港渡口、韭菜港渡口搬迁,加快建设滨江公园。
打造绿色生态家园,物流基地变身长江绿岛
沿着江苏省常熟市区的海虞北路一路往北十几公里,便可直抵长江边的铁黄沙——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洲。 “真没有想到,常熟还保留了一块这么大的原生态绿地!” 看着铁黄沙的江边风光,游客直呼意外。
铁黄沙原本是常熟境内长江滩地上的一个沙洲,由长江泥沙冲积而成。由于是长江江苏段仅有的4个具备建设深水港条件的区域之一,未曾开发的铁黄沙一度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常熟市长江河道管理处主任顾炜标介绍,“十二五”期间,常熟市先后投入16亿元整治铁黄沙,通过吹填方式并陆成岸。如今从高空俯瞰,铁黄沙已成为常熟“嵌入”长江的三角形岛屿,土地面积达12平方公里。在此基础上,常熟曾计划将铁黄沙建成物流基地,与常熟港实现区港联动。
而一份规划文件的出台,改变了铁黄沙成为一座物流岛的“命运”。2017年8月,《常熟市沿江生态经济圈概念规划》出炉,对铁黄沙的发展定位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不再进行大规模开发,而是实施生态保护。将铁黄沙作为整个沿江生态经济圈的核心区开展概念布局,提出建设以铁黄沙、长江岸线和水域为主的生态经济圈,把铁黄沙打造成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长江生态岛。
此外,常熟规划建设以铁黄沙半岛为核心的沿江生态经济圈,同步推进望虞河、海洋泾、常浒河绿色廊道建设,打造由三大生态圈和3条绿色廊道组成的“三横三纵”大生态格局。
铁黄沙周边居民很快发现,原本荒芜的江边滩涂上,陆续长出一片片宜人养眼的绿色植物。同时,铁黄沙岛也已成为鸟类生活的天堂、鱼类洄游的场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质量优良。2018年在铁黄沙上观察到鸟类161种。
坚持生态优先,铁黄沙从根本上改变发展战略,从建设物流基地转变为打造长江生态岛,铁黄沙发展定位的这一调整,不仅意味着先期投入的数十亿元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更让常熟失去了一个助力经济增长的重要项目。但常熟市决策层认为,为了保护长江,一定要这么做!这是常熟坚定新时代生态自觉的根本要求。
此文章转至无锡环保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