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新篇章 | 王天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铺展“美丽江苏”锦绣画卷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1-12-0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今后五年,全省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更为有力推进美丽江苏建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今后五年,全省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更为有力推进美丽江苏建设。“报告中强调,今后五年,江苏要做到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并指明了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具体路径。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矢志不渝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在率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省党代表、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天琦说。

“过去五年,全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了生态环境从严重透支到局部改善,再到全面好转的历史性转变,江苏生态环境质量创新世纪最好水平。”王天琦介绍,江苏在连续两轮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中均获优秀等次,“绿色质量指标”大幅攀升、“绿色发展优势”持续巩固、“绿色支撑体系”高效构筑、“绿色推动机制”加快完善,整体来看,全省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蕴”更加厚实。

全省优良天数比率达81%,同比提升9.6个百分点,PM2.5浓度同比下降到38微克/立方米,国考断面和入江支流断面全面消除劣V类,太湖湖体总氮、总磷浓度同比分别下降5.1%和3.1%……不断攀升的“绿色质量指标”,是江苏环境面貌改善的有力证明,更是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强的有力诠释。

从重化围江到江豚频现,长江的生环境变化最为切实可感。

“坐拥 400 多公里长江岸线的江苏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王天琦介绍,截至目前,沿江工业企业、船舶码头共搬迁整治 225 余处,修复后的自然岸线增加了 51.7公里,长江“黄金带”已经镶上了“绿宝石”。

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场全民战役,江苏以服务促达标,先后出台大气治理攻坚便民服务“12条”、畜禽养殖“9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兼顾绿色优先、低碳发展与服务企业、保障民生。王天琦提到,为帮助企业解决治污难题,全省各生态环境系统搭建服务外企的“绿桥”,深化“企业环保接待日”制度,帮助解决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落地等难题。据了解,相关做法还得到全国工商联和生态环境部肯定,连续两年在全国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座谈会上介绍经验。

过去五年收获的“绿色成绩单”已成为序章,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时代坐标上,王天琦表示,江苏将聚焦报告提出的目标持续发力,推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从“污染防治”向“减污降碳”转变、污染防治攻坚战从“坚决打好”向“深入打好”转变、生态环境治理从“打被动仗”向“打主动仗”转变、生态环境质量从“局部好转”向“根本好转”转变。

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面临着节能降碳的巨大转型压力,想要走低碳发展之路,势必要高站位谋划、高起点布局,统筹好减污降碳和生态保护。“力争实现全省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30微克/立方米左右,国考断面优Ⅲ比例达到90%以上,空气优良天数比率稳中有升。此外,全面梳理排查‘两高’项目,对不符合国家产业规划、产业政策、规划环评等要求的项目坚决予以处置,对‘散乱污’企业分类实施关停取缔、整改提升等措施。”王天琦表示,江苏坚定不移走低碳绿色发展之路,将以更高标准推动减污降碳、以更严要求推动生态保护。

减排是否会影响经济增长?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在王天琦看来,二者并不冲突,江苏将统筹政策引导与市场运作,一边出台鼓励企业绿色生产的优惠政策,一边完善各项服务措施,激发企业自主治污减排的内生动力。“比如,健全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扩大‘环保贷’支持范围,完善绿色债券贴息、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保费补贴、绿色担保奖补、绿色产业企业发行上市奖励等政策,有效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环保项目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生态环境,始于保护,但不止于保护。严格依法治污是生态环境保护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近五年累计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7万件、罚款金额59.7亿元,执法力度居全国前列,坚决查处了‘灌河口案’‘辉丰案’等一批大要案,环境执法确实长出了钢牙。”王天琦介绍,下一步,江苏将加快推进《江苏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地方法规规章的立法进程,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地方立法研究,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更为有力的法治保障。

从尘埃漫天到蓝天白云,从污水四溢到水清岸绿,从垃圾成堆到林丰水绿……江苏坚持不懈把生态放在优先位置,交出了一张亮眼的答卷,市民推门见绿,产业绿色蝶变,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生态环境改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未来,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一幅以绿为底的“美丽江苏”锦绣画卷正渐次铺开。

                                                                                                                                                                      此文章转至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网站